新人报到 登录
平城论坛 返回首页

menhumajia的个人空间 https://bbs.sxdt.com.cn/?16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大同市长调任被市民签名挽留 曾被称"造城市长"

已有 989 次阅读2013-2-17 08:13 | 签名, 耿彦波, 大同市

记者:这么多年来,你收获了很多赞许,但也挨了不少骂,你怎么看待这些骂声?

耿彦波:从骂声中我总结了人生的很多东西。你不要想着一干好事大家都说你好,一说不好不敢干了。很多干部过不了这个关我替你们干好事,你凭什么骂我,想不通,就不干了。

我觉得城市建设是春天挨骂,夏天就好一点,秋天就有收获。但是你能不能熬过春天和夏天呢?你不能光等着秋天收获,有因有果啊。

我担当这个责任,所以我走到哪里都在漩涡中。

大家都说你好,恰恰是危险的时候;大家都骂你的时候,也许好日子就快来了。所以我如临深渊。都说你好,对你的期望值也高了,你不能出一点问题,另一些人会说你为什么就这么好,开始找你毛病。

记者:抓了十多年的城建,你如何总结得失?

耿彦波:我有几个总结:一是留遗产还是留遗憾。搞城建,为什么这么多拆迁,那是纠正错误,一定要有长远眼光,ZF不能搞短期行为,一定要有长远规划。

第二是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我不在乎一时的得失和骂声,骂我我沉得住气。我们有很多能干的人,一看挨骂就说,算了,我不干了,跟他们相比,我像“二百五”。

作为一个官员,你不干事,你走了以后呢?老百姓骂你懒官、庸官,甚至***,那就得挨千秋骂。逃得了一时骂,逃不了千秋骂。

第三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有多少事找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我的观点是,按照计划经济眼光看,城建是个无底洞。按市场经济眼光看,城市是个产业。

再一个体会是做官还是做事。

一位市长被突然调离,引发众多市民的悲伤和不满,并签字请愿要求留住市长。

这在当下中国政坛并不多见。

市长叫耿彦波,今年55岁,自2008年2月出任山西省大同市市长,整整5年,其间在媒体上出现时,总被冠以“造城市长”。

2013年2月8日,耿彦波出任太原市代市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2月3日,《大同日报》头版刊发山西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公示”称,“在民主推荐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确定耿彦波同志为(大同)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现予以公示。”

短短5天,耿彦波的政途突然生变。

耿彦波突“回”太原

2月7日,山西省委决定,耿彦波任太原市委副书记。

2月8日,太原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副市长,同时决定耿彦波代理太原市市长。

5年前,耿彦波即是从太原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上调离前往大同的,那时他在太原仅干了一年半时间。

耿彦波,1958年11月出生,山西省和顺县人,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3年4月,由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调任灵石县委副书记, 1995年3月出任灵石县县长。2000年3月,任晋中榆次市委书记(榆次改为晋中市榆次区后任“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2004年2月,任山西省ZF副秘书长兼省ZF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任太原市副市长。

2月8日,2013年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上班日,耿彦波在太原表示,“将倍加珍惜为省城人民服务的机会,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耿彦波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月14日、15日,农历正月初五、初六,耿彦波带队,先后调研了太原市道路工程、保障房项目、产业园区等14个地方。

在调研中,耿彦波特别指出,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也是城市建设思想的重要体现,城市建设的规则和秩序体现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建设要尊重规划的严肃性,规划要科学,体现高水准;设计要合理,体现高水平;建设要规范,使用一流的施工建筑企业。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大法”,杜绝违章建设,就要把城市建设所有项目关在城市规划的“笼子里”。

5年前,耿彦波曾提出,2007年作为太原的城建年,太原要“建设一个新城,改造一个旧城,挖掘一个古城”。

耿彦波又回来了。

“大同没了耿彦波”

大同市民却舍不得耿彦波。

2月7日下午,大同市有关方面在云冈建国宾馆召开耿彦波欢送会。出席欢送会的大同市新闻中心主任谷盛明对中新社记者称,欢送现场,多名官员落泪,并称“自己心里很难受,只因为耿彦波是一名好市长”。

而在云冈建国宾馆外,听到消息的上千市民也自发送别耿彦波,并有不少市民用泪别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舍情绪。

面对此情此景,耿彦波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2月8日上午,大同市民在耿彦波修复完成的东城墙下,发起“签名留人”活动。

2月12日,正月初三,大同市民再次来到东城墙广场联合签名,表达对原市长耿彦波的留念之情。

在百度大同贴吧里,多名网友将耿彦波调任的消息发出,网友“东京的烟火”称,“大同没了耿彦波,伤心死了,泪奔ing”,“但愿只是一场梦,明天清远门工地上又看到了披着绿色军大衣,鞋上带泥,略有倦意,但依旧神采奕奕的耿市长。”

2008年2月,从灵石、榆次、太原一路走来的耿彦波上任“中国煤都”大同市长后,雷厉风行地修路、种树、拆迁、造城,一时间古城复兴工程遍地开花,似乎要让“煤都”大同瞬间“回到明朝”,坊间因此赋予耿彦波为“造城市长”。

此外,也因其“白加黑”、“5+2”的工作方式,曾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当地民众也有称耿彦波为“耿黄牛”。他的爱人对耿身边的官员说,你们谁有本事让他一个月休息两天,“我感恩戴德”。

大同市新闻中心主任谷盛明说,在大同,有很多人是“耿粉丝”,并表示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曾与耿彦波共事的大同市发改委主任马安全,也曾对记者表示,“耿彦波是一个干事的官员。”大同市环保局局长赵晓宁称,“耿市长一直是环保工作的坚强后盾,目前中国‘煤都’大同已经获得了省城环保模范城称号。”

5年时间,耿彦波一直在为大同古城改建筹集基金,将摊子铺得很大,有人担忧他一走,工程就要烂尾了。

耿彦波的整体思路就是把大同3.28平方公里的古城恢复成一个真正的古城,恢复到明代的格局,这个整体的改造是非常庞大的,古城里面的所有现代建筑都要拆掉,然后复建成明代的格局。在古城之外打造新城,引进新的产业,现在的楼房都在新城发展,包括现代化的场馆。

如今,在耿彦波强势推动之下,大同市“一轴双城”的发展构想已具雏形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界,西边是旧城,3.28平方公里的明代古城将于不久后全面完成修复,完整地重现其历史风貌和文化魅力,东边新城御东新区也现初貌。

大同市民“签名留人”

现任东方周报副总编辑舒泰峰几年来连续关注大同的城市改造,并多次采访过耿彦波。他说:“耿彦波希望在他的任内完成这样一个构画,可惜他的进展到一半多。我估算,没有真正完成,所以他调走了,老百姓觉得非常可惜,所以挽留他。”

2月8日,舒泰峰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这个市长还有很多的特别之处:历年ZF工作报告不用写作班底,而是亲自起草。不爱开会,十几个会并成一个会开。不爱坐办公室,不论寒暑,他坚持在现场办公,市民说“见市长比见局长容易”。“一身土,两脚泥”是他的长年形象。他在车上备一身西服,工地里出来在车上一换,就赴省城或北京开会。

同时,因为城市改造计划拆迁量庞大,以及古都复建学界无定论,耿的做法亦引发重大争议。

如今,大同新貌初成,古都修复进入到最关键阶段,再过两年左右即可基本完成。大同人说,耿市长点燃了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大同古为秦汉要塞,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共和国煤都,却在上世纪90年代后走向没落,法国一位专家称为“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大同的家长原来都劝子女走出大同,因为这座城市看不到希望。但是现在的大同人倍感骄傲,因为城市的变化让他们敢于带女朋友回家了。

大同人最担心的是两件事,一是耿市长身体垮了,二是耿市长突然被调走了。2月7日,腊月二十七,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耿彦波被突然调往太原任代市长。

消息很快在网络上传开,市民说大家去送送市长。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消息当天上午传开,中午市委市ZF官员送别耿彦波。耿当场流下热泪,却没有时间再走走市区,与市民告别。旋即登车赴省城就任。

大同改造未竟,非耿所愿,亦非大同人所愿。大同人不愿意耿彦波离开,一是受其精神和魄力的感召,感情上难以接受其离开。二是担心耿的城市改造计划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另一个现实的因素是,大同改造计划规模宏大,牵涉甚广,居民安置、工程款支付、资金后续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

他们在网络上发起请愿,要求省委用人听听大同人民的呼声,要求留住市长。2月8日上午,大同市民在耿市长修复完成的东城墙下,发起“万人”签名活动:

有人写道:“耿市长,您不能离开古都大同。吃饭也吃不下了,觉也一晚上睡不着。”有人写:“大同人民需要你。”

有人在大同吧发帖《泪别耿市长,十哭耿彦波》(略)。

有人写:“生平第一次为一个官员调动而流泪。”

还有的市民感到大局已定,无可挽回,写道:“谁知道耿市长穿四几的鞋,我想有天去太原某工地给他送双。”别人回复说:“如果不知道大小,41到45(码)各买一双吧。”

恰逢农历新年,有网友说,老耿不在了,今年就不放炮了。

干部任用与民意“沸腾”

耿彦波清瘦、温和,软绵的山西口音,给人以文弱的感觉。据说他年轻时能全篇背诵《论语》。他认为自己骨子里是个文人,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独特的情结,“《易经》、四书五经等是百读不厌。”

在城市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走一条以特色为引领的道路,如何避免被平庸化浪潮所淹没,一直是耿彦波在思索的问题。

担任大同市市长前,在山西榆次市、太原市,耿彦波都曾掀起过“城建风暴”。

耿彦波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管理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1993年,耿彦波从晋中地委办公室副主任调任灵石县委担任副书记,两年后当选该县县长。

1997年,修复灵石县东部静升古镇内王氏家族留于当今的大型民居群落,王家大院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此后,灵石本地人谈起王家大院时,往往会把“耿彦波”和“王家大院”两个字面意义完全不相关且独立的名词联系在一起提及前者,便很快说到后者。反之亦然。

2000年4月,耿彦波主政榆次,率众奋战500多个日夜,使一个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具有儒、道、佛等文化特征,集中国传统优秀建筑精华的老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它有中国最大的县衙,中国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城隍庙,中国北派最大的城市古典园林群落。

2008年初,耿彦波“转战”大同。

首先是冬季燃煤污染现象。耿彦波于2008年下令坚持“煤都”少用煤甚至不用煤的原则,加快燃料结构调整和集中供热的进程,拆除市区燃煤锅炉3000余台,年减少耗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00吨、烟尘排放4800吨,同时还实现了新增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4300万平方米,实现了主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

除此之外,大同并通过加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将城市更好地装扮起来。

一组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截至2012年11月份,大同二级以上天数为310天,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彻底甩掉了全国空气污染“黑三甲”的帽子。

耿彦波在大同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城市工作的一线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大同的很多市民都认识他,“走在街上工作的时候,市民们都跟我打招呼。”

在耿彦波看来,复兴历史文化名城是大同可以抓住的“最后一次机遇”。只是,古城保护产业化方案在实施前争议颇多,耿并不愿意为这些争议耽搁时间,他表示“我没时间等了”。而他提出的“三名一强”(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建设)战略目标,冀望每年为大同带来300万游客。

2009年4月,大同陆续开工建设东城墙、华严寺、善化寺、文庙、清真寺等名城保护十大工程。随后,修复南城墙、北城墙等项目也陆续上马。

随着城建盘子越来越大,与时间赛跑的不仅是修复工程本身,还有资金。根据估算,大同市ZF6年内的投资共计600多亿元。这对于年财政收入不到200亿元的大同来说,压力不言而喻。

耿彦波的办法是,贷款100亿元,ZF自筹100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资金50亿元。另外250亿元则还是来源于“经营城市”。

无独有偶,2013年2月号《小康》杂志有一篇有关耿彦波的人物报道。记者问耿彦波,如果有一天其调离,继任者是否会继续完成他的古城改造计划?耿彦波表示,这个城市一旦进入轨道,形成社会共识后,相信正确的东西在继任者手中会坚持,而错误他们是可以修正的,“我们不是完美的,不是什么都没有问题,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很多问题,错了的应当纠正。”

杂志出版的同时,耿彦波被调离大同。

新华社官方微博同一天称,“大同市长耿彦波离任,让古城为之沸腾。从吕日周、仇和到耿彦波,这些个性鲜明的官员,是中国官场上的另类。有人批评他们‘专断’‘人治’,有人赞扬他们勇于任事。其实,批评与赞扬都是正常的,我们应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民意的制度化表达,让更多官员能尽职尽责,扬长避短。”2月13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则借“一位市长的告别”发问:原山西大同市长耿彦波日前调任太原副市长,并代理太原市长。众多大同市民得知后十分不舍,许多人流泪送别,不少市民还联合签名希望他留下。有人誉他“耿黄牛”,也有人斥他“造城市长”,但无论如何,各级官员是否都应从这样的场景中悟到什么?

(编后:此文系早报记者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东方周刊、太原日报、大同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以及东方周报副总编辑舒泰峰的博客,特此鸣谢)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人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