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同网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新人报到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
BBS
达人
Space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平城论坛
»
社区
›
天下事大同事
›
大同吧事儿
›
5年高歌猛进,大同放慢发展脚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5年高歌猛进,大同放慢发展脚步?
[复制链接]
565
|
0
|
2013-6-23 0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经历了5年城市建设的高歌猛进,大同正在放慢脚步。
从2月份到现在,大同市拆迁和新建项目的速度,明显降了下来。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搅得很多古城居民心神不宁:古城里已经搬迁但尚未安置的居民,将回迁回来。
这显然行不通。6月18日,在古城北门外的庆鑫园小区,很多住户正在拆卸门窗。对这样的传言,居民们嗤之以鼻,“怎么可能?已经拆得不像样子的楼房,哪能再搬回来,搬回来还怎么住呢?”
大同市ZF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近期,市ZF为了收缩基建规模,对古城外围的一些项目,确实有过暂缓安置并回迁的打算,但在进行调研后随即作罢。
古城内外
搬出去的,当然不能再搬回来。而原先准备搬的,则陷入了焦虑之中。
6月16日,在大东街北侧的一处棚户区内,王海军和他的邻居们正在巷头聊天。整个巷子已经被拆去了一半,先被拆迁的邻居们,已经快要住进楼房了,剩下的人则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王海军的房子是两间小土房,1980年左右建起来的,老王在那里住了30多年。原来虽然房子破一点儿,但好歹是大同的核心地段,出入都方便。现在,古城里像他这样的住户,被围在一片瓦砾堆里,连方便都谈不上了。
如今,古城里仿佛是孤岛一样,城里到处是瓦砾堆。正在整修的大东街还在施工,已经拆迁的房屋,还没有及时清理。最大的问题,是生活的不便,老王出行要骑自行车,但古城里,除了沿着城墙的路,几乎找不到完整的路,一会儿是“人骑车”,一会儿是“车骑人”。古城里的商家,十有七八都关门了,没人来城墙里边转悠,现在,除了没搬走的住户们,古城里就只剩下施工队伍。
今年4月份,大同市代市长李俊明在调研时,来到平城街西北角的廉租房项目工地。看见李俊明询问工程规划等情况,周围的住户们纷纷围住市长,除了询问征收安置的政策,还争相向新市长表达愿望:尽快搬迁。
曹绿海就庆幸自己搬了出来。原来他住在古城里的大北街,一个平房小院,两间正房(坐北朝南的房子)、两间南房、一间西房。如今,他的房子,已经被代王府的修复工程所占据,他搬到了柳港园。位于城区南端的柳港园,是大同市规模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从硬件设施到管理,均是高标准。柳港园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100幢楼安置了8000多户居民。
曹绿海为自己暗自庆幸。他共获得了安置房三套,如今卖了两套,住着一套70多平方米的。这让同样在古城里尚未拆迁的居民们羡慕不已。搬还是不搬?什么时候搬?成了古城里居民们最为焦灼的话题。
双城降速
复兴3.28平方公里的古城,在古城东面,隔着南北向的御河,新建一个40平方公里的御东新区。这就是前任市长耿彦波的大同城建思路: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如今,站在古城的东城墙上,这样的城市格局,已然清晰可见。已建成的三面城墙内,围绕着法华寺、善化寺、文庙等古迹,正在进行大规模施工。而御东新区,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美术馆、大剧院等公共建筑,都是请世界知名设计师设计,现代感十足。
而古城之内,尚有大面积的平房和棚户区,需要继续拆迁和改造。一幢幢居民楼和现代建筑,与庄严古朴的城墙近在咫尺,看上去极不协调。按照原来的设想,未来的古城之内,不会有高于城墙的三层楼以上的建筑。全部民居,也要复建为明清时期样式的四合院。
这五年,大同市的地价翻了一番多。恒大、千禧、富力、绿地等全国知名的地产开发商,纷纷挺进御东新区。整个大同御东新区,拆迁了14个村,村民们全部住进楼房,每户补偿10平方米的商业用地,解决就业的问题。城区的大同一中、大同二中以及三所医院,都先后搬到了御东新区。
今年年初,前任市长耿彦波的调离,在大同坊间掀起巨澜,很多市民签名挽留,他们担心这样的城市改造是否会半途而废。
为此,时任大同市代市长李俊明表示,为确保工作的连续性,ZF承诺做到“五个凡是”:凡是已经开工的ZF工程,要全力保障,加快推进,不允许出现半拉子工程;凡是房屋被征收的住户,要妥善安置,确保回迁;凡是已经开工、手续完备的ZF工程,要认真履约,按进度拨款;凡是依法经过招拍挂程序,按合同付了土地出让金的,要加快征收拆迁进度,尽快交付净地;凡是已经签约落地项目,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早日达产达效。
虽然有五个“凡是”保证城建方向不变,但4个月过去了,大同的城建还是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放慢了速度。
大同市新开工项目,已经明显减速。市ZF以及市直机关的搬迁,也打上了问号。这令很多开发商的担心,如果ZF搬迁暂缓,将直接影响御东新区的区域价值。按照规划,大同市的大部分市直机关,都要陆续搬迁到新区。
李存章(化名)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1990年开始,就从事建筑施工,现在是大同市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如今,为了御东新区的项目,李存章几乎每周都要跑规划局三四趟。在他看来,这几个月,对新项目的审批,速度明显放慢。
更令李存章担心的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业本身就陷入了观望期。过去几年,大同的房地产销售,相当一部分是依靠拆迁和棚户区改造形成的住房需求。如今,御东新区的房地产项目一个挨着一个,如果拆迁的速度骤降,那新区的大片楼房,卖给谁呢?
过去5年,急速的城市变迁,也带动了大同市诸多产业的发展。来自福建宁德的商人王国华,在大同九州钢材市场从事钢材贸易。9年前他刚来大同时,大同远没有这样的生气,随着大同的大规模城建,福建商人纷纷到大同来发展,人数增长了1倍多。对于擅长经营石材和钢材的福建商人来说,这5年可谓是黄金的5年,王国华在大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如今,大同闽商们的担忧逐渐应验,虽然大同的工程还在继续,但速度已经降下来了。这对于基建投资商,意味着回报周期变长、风险加大。王国华的一些朋友已经离开大同,转去太原发展,因为那里已迅速掀起了城建高潮。
钱的难题
2012年年初,大同市原市长耿彦波曾在大同市ZF会议上说,大同两年来投入了150亿元,未来预计还需要再投入350亿元,总共是500亿元。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初步打算是贷款100亿元,现在已贷了50多亿元;国土收益这两年大体是100亿元,今后三年,每年按50亿元算,就是150亿元,五年是250亿元。
算下来,复古和造城,还需要250亿元的资金投入,需要从城市运营中获得。对此,耿彦波多次提到:不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是办多少事儿找多少钱。
按照既有的城市建设思路,上哪里找钱来完成复古大业,是最紧迫的问题。2012年,大同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90亿元,除了公共预算之外,可以机动的财力非常少。
李存章说,要办的事儿很多,能不能找来足够的钱,需要很大的魄力。
找钱的能力,正是考验着大同市新一届ZF的难题。3月份,在市长办公会上,大同市市长李俊明要求相关部门要通过采取财政筹资、贷款、债券、资产变现、土地出让、ZF贴息、市场融资、项目瘦身、向上级争取等9项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切实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御东新区五大场馆,现在主体已经完成。据悉,李俊明在视察五大场馆后,要求五大场馆的内部装修要严格控制预算,不能搞豪华装修。而绿化续建工程,也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乔灌草相结合,以乔为主,降低养护成本。
这一系列政策,被解读为对城建既有规模的收缩。古城的全面复古,只是刚刚开始。古城之内,除了善化寺、代王府等项目已经开工,还有大面积的棚户区和居民楼。把这些居民整体搬迁出来,把房屋拆掉再统一建成明清建筑,在很多人看来,是最为棘手的难题,所要耗费的资金难以计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俊明提出,文物续建工程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不过,古城里的居民,对拆迁的期望值非常高,拆迁成本会非常高。大同一位开发商认为,如果古城之内的商业地产开发和古城复古之间,不能找到一条共赢的路径,没有哪个开发商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2013年06月21日23:19 来源:经济观察报 宋馥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报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天是蓝色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古都灯会
塞外有家
大同吧事儿
旅游名都
文化名城
社会民生
天下杂谈
大爱无疆
文明大同
我要吐槽
专题活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