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笑话集锦

[复制链接]
查看1996 | 回复6 | 2009-5-21 23: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就数那好
     两个年迈的老大爷在墙根边晒太阳边拉呱,因耳背,声音很大。一个说:“你说世上数啥事情好哪?”那个脱口而出:“就数两口子睡觉好啦!”这个又说:“不错,那还数啥好哪?”那个想了想说:“缓一缓,还数那好!”

      2、酒神
     父子二人均嗜酒。一日二人进城,沽得两瓶二锅头,欲解酒虫之馋。公交车上,人挤如蚁,酒瓶脱落,瓶碎酒洒。父见状,立即附身地板吸溜,子则呆若木鸡。父大怒,斥曰:“还愣着干什么,不赶快喝,莫非还等上菜不成?”

      3、停不了车
     早些年,矿上有一职工为了养家糊口买了一辆汽车给矿区的人们从市里接货。因没经培训就开车,一遇事就手忙脚乱。一次,他开车走在西门外的十字街,突然发现了街中心的岗楼处站一警察,老毛病又犯了,不知该如何对付,竟直直地向警察开去。警察看看要坏事,就大声吼他:“快停下,快停下!”可车就是停不下来,直到车头抵住站人的岗楼才站住。警察气势汹汹地责问:“为何不停车?”“你想让它停它就能停?我想让它停还停不下来哩!”“------”

      4、吃不完的下酒菜
     同事讲一他们村的笑话: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供销社有一售货员特喜欢杯中之物,供销社又有的是一块钱一斤的散装白酒,更是助长了他的这一嗜好。可常喝酒用什么做下酒菜呢?那个年代不似现在这样什么都有,什么花生米、火腿肠,甚至有真空装的猪蹄之类。于是此君顺手从柜台内操起一个3寸铁钉含在口中,结果发现感觉还不错,又能吧啧,又不会损耗。此后,他就形成一种习惯,在卖货时用一茶缸装半缸子酒放在柜台上,嘴中含着那枚铁钉,一会儿过来喝上一口,等一会儿再过来喝一口。经过数年浸淫,这枚铁钉竟被酒精味了出来,一次他去进城进货,三岁小儿也学他的样子将铁钉含在口中吧啧有声,结果大醉两天才醒过来。

      5、腹中无物
     某男,因违章而写检查,可因腹中无物,憋了半天未遂,反大汗淋漓,头晕脑涨,呻吟不止,茶饭不思,耽误不少家务。其妻见状,大惑不解,责其曰:“莫非比俺生孩子还难不成?”某男大怒:“你生孩子是肚中有货,无非用力而已,俺却肚里空空,叫俺如何生得下来!?”
Bigfish | 2009-5-21 2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6、X才哄您哪
     大概是六七十年代吧,那时粮食紧张,家中来了客人都要以让吃为礼貌。让吃就是主人一个劲地让客人吃饭,给客人碗里边舀,嘴里还要说着:“不要看饭,多吃,吃好。”只有这样才显得主人盛情好客,不小气。那时虽然吃穿紧张,来了客人还是要拿出平日舍不得吃的东西给客人享受,特别是新女婿上门,更是要倾其所有让女婿吃好,所以才有谁要是吃了一顿好的,就有“当新女婿时也没这么享受过”的感叹。在我们雁同一带,那时好吃的一般就是黄糕,或油炸,或肉泡,白面大米没有,莜面好吃却显得低档,而且糕还与“高”谐音,寓意着以后的光景步步登高的意思。有一人家的女儿找了个对象,是一农村汉子,五大三粗,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还没什么文化,说话粗俗。准丈母娘在招待准女婿吃油糕时礼貌过度,一个劲儿地劝准女婿好好吃,盛一碗劝一碗,直到新女婿吃的肚子都圆了仍然在劝。这家伙忍不住了,索性撩起上衣,一拍肚皮:“吃好了,吃好了,您看,X才哄您哩!”准丈母娘闻听此言,呆立当地,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就有人在如何解释都没人相信时就说“谁谁谁女婿,X才哄你哩!”

      7、上下风
     一人特笨。北方的房顶上都有一个烟囱,有时风不顺烟会倒灌。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有人上房去用砖挡一下。一日,灶膛往外冒烟,老父让笨儿子上房挡烟囱。他不知该如何挡,上房后大声问老父:“挡哪边?”“风从哪边来就挡哪边。”“我看不见风从哪边来。”“你抓把土扬起试试!”可房顶上无土。有一把细瓦砾,抓起一扔,直上直下,遂自言自语:“噢,是上下风。”于是把砖头平堵在了烟囱的口子上。

      8、我的钱有用哩
     孙子路过村里的小卖部,看到五颜六色的糖块儿,眼馋,遂向爷爷要钱买糖:“爷爷,给我两块钱,我要买糖。”“去,去,向你妈要去,爷爷的钱有用哩!”

      9、有肉还是吃油糕
     新荣人嗜糕,软软的黄米面蒸熟搋筋,或蘸着菜吃素糕,或用油炸了吃油糕,都是上乘的接人待客之物。可在改革开放前的年月,人们都是糠菜半年粮,就是家中有了客人也是吃油糕时只吃调凉菜,有了肉则只吃素糕,再有钱的人也不会既吃肉又吃油糕,这几乎成了人们共有的“潜规则”。有一后生思维敏捷,嘴皮利索,爱开玩笑,一日到了丈母娘家,丈母娘爱女婿,中午要给女婿改善生活,于是问女婿:“那孩咱吃素糕呀还是吃油糕?”言外之意就是吃油糕咱就弄凉菜,吃素糕咱就炖肉。女婿不动声色:“有肉吗?”丈母娘心想,这孩子要吃素糕,就说:“有。”谁知女婿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说:“有肉咱就吃油糕吧!”“------”

      10、没有生日的人
     有一同事,50多岁,出身山区,家贫。在其出生时,因父母不当回事,家中也没有个月份牌子,所以也就没记住他的生日。等他长大后有条件给自己过生日时,问其父何时生日,父亲说不记得,好像是我在锄山药蛋时生的。问其母何时生日,总以为母亲受过疼痛,能记得吧,谁知母亲说,反正是天很热的时候生的。无奈,只得在种山药蛋和刨山药蛋之间的三个多月中选了一个日子作为生日,说咱是劳动人民,就定在五一节吧,于是当全世界劳动者庆祝自己的节日时,也给他过了生日。也不错。
Bigfish | 2009-5-21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11、“看你和驴一样!”
     村里有一翁,特幽默风趣,有时会糟蹋人几句,有时也会自嘲。一次有邻人和此翁站到一起拉呱,因深知老头的风格,遂时时提防他的暗算,可拉呱半天听到的都是正二八经的话,丝毫没有被损的意思。正在纳罕,突听老头自嘲:“人老了,什么都不行了,近日的眼神特差,这不,看你不知怎么和驴一样!”半天,邻人才回过神来。
                    
     12、而已汤
      一老师嘴馋,打算让学生请吃,遂向学生暗示多次。学生不敢违意,告母。母让他问老师喜欢吃什么。老师答曰:“羊肉泡糕而已。”学生年幼,不知何为“而已”,只得如实报母。母虽年长,也只知羊肉,不知“而已”为何物,让子向其父讨教。父正在田中汗滴禾下土,听子诉说,搜肠刮肚,不知所以,极其恼怒,向子怒吼:“泡他妈bi去吧!”意在让子离开。子归家,母问:“你爹如何说?”“爹让泡你bi去吧。”母纳闷,可对其夫历来相信,只得回到室内,关门闭窗,打水一盆,认真泡了起来。泡洗后,把水藏了起来,去炖肉蒸糕。俄倾,师到。母端上羊肉,端上黄糕,又端上那盆很有味道的水。师吃得香极,吧唧有声。饭后,母小心翼翼问师:“这而已汤好喝吗?”“好喝!好喝!”
   
     13、“自己的东西不能看看么?”
      大街上一男子内急,遂站在一墙根欲就地解决。可正当他解开裤带,一切准备就绪时,急急走来一戴红袖箍的市容管理人员,毫不客气地撕下一张罚款单:“随地小便,罚款50!”“我——我——我又没尿!”“那你解开裤子干什么?”“——我自己的东西,——不能看看吗?看自己的东西还犯法?”“------”
                          
      14、拔大娘的毛
      老家流传一笑话,说有一童结巴,其母让他到邻家借一口袋来装粮,他急急忙忙跑去,本就说话不利索,加之喘气,更是结得厉害:“拔大娘的毛——拔大娘的毛——”。邻家大妈吓坏了,以为孩子是来报信的,谁要拔我的毛呢?急于知道是谁如此残忍,我得罪了谁,于是安抚孩子:“孩子,说不来你就唱吧。”孩子听了,就真的唱了起来。甭说,这结巴唱起来就是不结巴:“把大娘的毛口袋借给俺一条。”大娘一听,原来如此,吓俺一跳。
   15、那也把狗日持吓坏了
    吾友,嗜猎,久无收获。一日,兴起,携子带枪上山,发誓要吃兔肉泡糕。俄顷,突见一野兔伏于草丛中,于是端枪,瞄准,射击,“砰”,猎物消失。忙嘱其子,“快去捡兔,今晚可解馋矣!”不久,其子持兔毛一撮折回,曰:“不见兔子,只见兔毛一把。”友愣,悻悻:“那也把狗日的吓坏了!”
Bigfish | 2009-5-21 2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16、你敢打爷丈母娘!
    有一同事,两口脾气都有些那个,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争吵,甚至会动起手来。儿女习以为常,女婿却一时不能适应。一日,二人又不知因了什么吵了起来,越吵越凶,最后动手打了起来。女婿性格更为暴烈,可能是因平日多受丈母娘恩惠,颇为丈母娘不平,遂上前助阵,竟忘了另一方是也是自己的长辈,边助阵边嚷嚷:“你敢打爷的丈母娘?!”  
     17、一碗肉与三天病
    单位有一青皮后生饭量特大也特能吃肉,他的饭碗不是碗,而是一饭盆。有一次从食堂弄来一盆大肥肉,直吃得满头大汗,肥油直从两边的嘴岔往外冒。不知他吃的如何,却把旁边看的人看傻了,我们的武装部长看着看着就恶心起来,哇哇呕吐,饭也没吃成。不仅当顿没吃,而且是三天没吃,在门诊输了三天液!
    18、饱汉不知饿汉饥
    再聪明的人也有语失的时候。邻家有一女儿,师范毕业,当小学教师,人长得秀气,也顶级聪明,人见人夸。其父是煤矿工人,早年就成了残疾,前几年去世,母亲一辈子也没什么幸福。今年其母有了嫁人的意思,女儿极力支持。邻居大妈们聚在一起说闲话,有的说,儿成了,女大了,负担也不重,不嫁人也行呀。这话让女儿听到,一句话脱口而出:“您们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众皆哑然。
    19、叫他老硌的
    一新媳妇在吃饭时突然“哎呀”一声,婆母问她怎么啦,她说叫砂子硌了一下。话一出口,一家子人全拉下了脸,都不高兴了。饭后,新媳妇向丈夫问其故,丈夫不好意思地说:“我爹的名字就叫砂子,所以你以后再遇到砂子时不要说砂子,要懂得避讳。”媳妇听了,牢记于心。在又一次吃饭时,媳妇又被砂子硌了,不由自主地照样“哎呀”一声,丈夫关心地问她为何?新媳妇想起了上次的教训,可不知该怎么说,脸红了半天才看了看公爹说:“叫他老硌了一下。”结果,晕倒一片。
    20、戒烟省下的钱哪儿去了?
    同事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人嗜烟,每每让妻去买烟,其妻厌之,多次劝其戒掉,无果。无奈,妻在买烟时就顺手将同等的钱投入一个破缸内。年关,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无钱割肉,其愁眉不展,妻从破缸内取出平日投入的钱,竟有数百元,大喜。问妻钱从何来,妻曰,这是你一年中抽一盒烟我攒一盒烟的钱,看看你一年抽去了多少钱,赶快戒了吧。面对一大堆钱,惊叹,无语,遂狠心戒烟。次年年关,家里还是穷得没法过年,让其妻拿出戒烟的钱去割肉称面,妻作摊手状:你今年没买烟,我也就没攒钱。其大怒:还不如我不戒烟呢!明年不戒了!年后,此人又吞云吐雾起来。
Bigfish | 2009-5-21 2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21、比人还灵
    单位里两个同事,一位活泛,八面玲珑,另一位说话直爽,好开玩笑。一次,活泛的一位在嘴头上占了一个便宜后,好开玩笑的一位当众夸他:“这家伙真聪明,比人还灵哩!”此后我们每当碰到有人聪明或精明,就说这家伙比人还灵。
22、与倪萍一同睡觉
    与单位同事出差,晚上住旅馆,无事可干,只有看电视。那些年,电视频道少,还不是24小时有节目,到后半夜报完第二天的节目,主持人道声“祝您晚安”,然后全天节目结束,屏幕成为雪花状。屏幕飘起雪花后,同事一语惊人:“倪萍睡觉了,咱们和倪萍一同(一同——大同方言,有同时、共同、一起之意)睡吧!”然后关灯,钻被窝。
23、老七哪儿去了?
     战友讲过一个他老家的故事,十分有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咱们国家是不讲计划生育的,队里分粮、发布票棉花证等都是按人头发的,所以大家不怕孩子多,每个家庭有七八个孩子那属再正常不过。有一户人家,竟一口气生了十二个,整整一打,刚好一个班,人们就叫男的为班长,女的为副班长。人多了,有时在吃饭时或晚上睡觉时少个一两个竟浑然不知。有几天,“班长”和“副班长”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有些心慌,不知家中少了什么。后来夫妇认真想了想,原来是这几天一直不见老七哪儿去了,于是动员全家去找,后来竟从院中放土豆的窖中找到。原来老七掉进了山药窖,没人发现,喊又喊不应,在窖里待了两三天才被发现。好在窖里有山药蛋,小家伙就靠吃生土豆坚持了好几天,真是命大。
24、我家有三茅池大粪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的民兵活动异常活跃,经常有上级下来检查。一次,上级来到村里,到在正在开会的民兵中间,心血来潮,要考考民兵的军事知识,遂向一个看上去十分老实的青年发问:“步枪有几大部分?”谁知此人乃村里最笨的一个,大字不识半个,脑子发木,村人和邻居和他说话,一句普通的问候语,他也要半天才能反应过来。领导一问,他脸红的像红布,根本没听清领导在问啥,回道:“报告领导,我家有三茅池大粪!”结果,晕倒一片。
25、祖国处处有亲人
    还是我们几人出差,安排和倪萍一同睡觉的同事特好拈花惹草,此人有一特殊本领,街上的女子他可以一眼认出哪个是干皮肉生意的,几乎一认一个准。一次,我们几个在大排档吃晚饭,他比我们早放碗一两分钟,等我们其他人转身找他时,他竟早在前方与一年轻女子交谈起来,而且十分热乎,好似很熟似的,我还以为是在异地遇见了大同老乡。到前一问,方知是刚认识的一个东北女子,女孩说她是外地的大学生,细看竟发现此女模样不错,还有气质,我们都信以为真。其实同事已知她是风尘女子,借让她帮忙鉴别新买衬衣的质量而与她搭讪。同事见我们过来,无可奈何地只得随我们同行,与女子作依依不舍状。后来我们问他,你认识那女子?他说:“祖国处处有亲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晕!
Bigfish | 2009-5-21 2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26、跳墙头
    本地叫婚外情或不正当男女关系为“跳墙头”,大概是缘由其见不得人不能从大门正出正入只能从院墙爬入而来。有一对夫妻,结婚多年,日子平淡如水,没有一丝波澜。有一天,妻子突发奇想,要让丈夫从墙头爬进,尝尝红杏出墙的滋味。丈夫无奈,只得照办。可他在翻墙头时却忘记了墙下有一存放土豆的窨窖,更要命的是这天窨窖竟没有盖上盖子!就在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墙头翻进院内时,“古冬”一声掉进窖中,腰部严重扭伤,住了好几个月医院。
    27、叫他个球!
    当兵时,有个战友脑子有点木,有时很简单的事都反应不过来。一次,有人故意问他:“你叫你姐夫的岳父叫什么?”可能是他没有姐姐姐夫,也可能是真的反不过个儿来,楞了半天,一句话脱口而出:“叫他个球!”
     28、“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在大同话中一是表示歉意,二是有无法拒绝、给人留情、给人面子的成分。有一妇女生活作风不好,而且是来者不拒,上至县区领导,下至羊倌儿,有求必应。一次被人举报,让公安局逮了个正着,在做笔录时,她随口说出一大串名字,办案民警惊讶:“你怎么连羊倌也要呀!”“他说出来了哪能好意思拒绝呀。”于是在当地有了一句歇后语,在人们不好意思拒绝某件事时,就说“XXX女人接人——不好意思!”
    29、都是铃声惹得祸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在极速地变化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可话说回来,并不见得所有新的就是好的,就如同哪位大师说的,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流行感冒就不好。比方说现在的手机铃声吧,刚开始大家都是“滴铃铃——”,挺好的。后来就有了鸡叫声、犬吠声、**声、音乐声,等等,等等。美妙的音乐有时还能接受,其他就不敢恭维了,有时还会成为噪音。最近报上说又有了沾黄的声音,甚至有什么**声,这更是倒退了。依老头子的耳朵和心脏,还就数“滴铃铃——”好听舒服,但象老头子这样的守旧派毕竟是少数,在周围的同事中,还是新潮派占主导地位。可这些新潮分子也常常闹出一些笑话来,叫人忍俊不禁。单位一同事是一快要退休的老头,手下的小青年们不知何时为他的手机下载了《红灯记》的唱段,一般情况下听着还没什么毛病,可有一次开会,坐了一大家人,领导正讲在兴头上,与会人员屏气静声,他的手机突然冒出一声:“奶奶,你听我说!”接着一阵儿高亢激昂的过门声。老头赶快手忙脚乱掏机、翻盖、关机,虽然忙得不亦乐乎,可领导气得脸色铁青,停住不说了,好似真要停下来听孙女说似的。只是苦了一家子听会的,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近日老头子又发现单位的一中层干部的铃声成了“主人,那家伙又来电话了!”我心中窃喜,此人又不知何时要闯乱子了。
    30、“男女交配,干活不累”
    近些年矿上搞园林化建设,种了不少花草树木,满眼葱绿,煞是养目。可也给后勤这些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总得时不时地搞些义务劳动,拔草、浇水、施肥等等。人的世界观不同,对待义务劳动的态度也有差异,有些人是积极参加,毫无怨言,有些人虽不是十分情愿,却也勉强能参加十之八九,可还有些人却是以各种理由或没有任何理由地躲避劳动。于是,人们开始总结经验。有的说应该点名,不到者罚款若干,有的说应与提拔挂钩,惧义务劳动者慎用,还有的说可以实行奖励政策,每到一次发点什么或吃点什么。有一老兄突发奇想,可能是文化有限,也可能是记性不好:“咱们单位这几年女性太少了,应该再招些女的进来,不是说男女交(搭)配,干活不累吗?!”结果,晕倒一片。
Bigfish | 2009-5-21 23: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31、和牌是个硬道理
    “和”有5音,其中有一音读作“胡”,字典中作这样的解释: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在打麻将时如果风顺一点,也就是手气好一点,常有人不成小和,该听口时不听口,一心要成大和。这样反倒有时连小和也成不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如此,也许是因为违了“天命”之故,手气也会赖起来,让你一路败下去。有一同事就不这样,他的原则是只要能成和,“屁和”(大同方言,小和的意思)也行。有时刚起牌就听口或再等一张牌就听“一条龙”或“青一色”时,他却不等“自摸”或成大和,让旁边看牌的人平生许多遗憾。他反驳说:“这也比让别人和了强,和牌是个硬道理!”

32、“他妈的,谁骂你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说话常带有口头禅,比如“接下来”、“以后”、“然后”等等,虽然听上不太舒服,但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些词还是一些中性词,不伤害谁。可有的人说话爱带脏字,这就不同了。我们的一个工友没有文化,人又豪爽,常以大老粗自诩。他的口头禅就是每句话带个“他妈的”,而且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家人、工友都知道他这个毛病,习以为常,也就见怪不怪,可遇上生人就麻烦了,经常伤了和气。1980年,他们几个**被公安局抓了起来,警察问他:“为什么要**?”“谁他妈的**了,我们玩得又不大。”“你还骂人?”“谁他妈的骂人了?”“你还骂?”“我他妈的不是骂你哩,是他妈的不由人,你不要他妈的跟我计较。”“态度恶劣,罚款,拘留30天!”结果就是比别人多在看守所待了半个月。

33、不狠的狠话
        农村人开朗、豁达,本事不大,爱开玩笑,免不了有时会说个大话。在早些年吃不饱的年代,人们常拿肚子、饭量或吃饭的标准开玩笑。有时人们在穷急时,就会开玩笑地说:“反正也是过不成了,今天吃顿好的,不过它了!”意思就是不管以后了,豁出去的意思。那时,在大同一带,山药蛋(马铃薯,也叫土豆)既是最普通的农作物,也是农民最常吃的最普通的食物。一次,有一老兄,也觉得日子过得艰难,发了狠:“这日子过的,哼,不过它了,今天煮一锅山药蛋,好好吃它一顿!”

34、爹(颠)说啦!

       上高中时有一同学不知怎么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占便宜的招儿,就是把话专门反说,然后再自己纠正,并且连声道歉。如他要问你吃饭了吗,不这样直接问,而是如同老外,用倒装句:“吃饭了吗,你?”然后赶着声儿地说:“爹(颠)说了,爹(颠)说了,你吃饭了吗?”

35、谁说我不反!
      一女特反。反,方言,即脑子木,意指胡搅蛮缠之人。一次,她到矿上办事,又和人反起来,工作人员半天没有和她说出个所以然,就说:“这女子真反!”女子杏眼圆睁:“谁说我反?!”工作人员已觉失口,急忙改正:“这孩子不反。”“谁说我不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报到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