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何以迁都平城

[复制链接]
查看1386 | 回复2 | 2012-3-24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公元398年拓跋珪大举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止,经过近百年的苦心经营,京都平城的面貌焕然一新、气势恢弘。

拓跋珪

拓跋珪
  
  据史籍记载,北魏京都平城的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到天赐六年(公元410年)十月道武帝去世,共12年。这一阶段初步营建了宫室、宗庙和社稷,以及政务办公场所,确立了京城的初步轮廓。其中营建起的京师十二门当为最早规划的京师城门,为东西南北各三门,南中门曰广夏,北中门曰顺德,东中门为和阳,西中门为延秋,其余8 门史书没有留名。第二阶段从拓跋嗣永兴元年(公元410年)至拓跋焘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共40年。这一阶段主要完善了北苑的设施,分出了西苑,新筑了东苑,扩展了西宫,营造了东宫、北宫,并且筑起了宫城的外墙,周长20里,修筑了外城的城墙,周长32里。第三阶段,从兴安元年(公元452年)至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共41年,是平城建设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兴建了许多宗教建筑,如云冈石窟、鹿野苑石窟等;二是进行了大量的增、扩、改建工程,使宫城的面貌为之一新;三是修葺内外城的门阙;四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永固陵及寿陵的营建工程。
  
  北魏京师平城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宫城、内城、外城。宫城内建有大批殿宇,如浑水穿行其中。城开六门,南面三门,正门为中阳门,左称端门,右称朱明门,北门为中华门,西门为神龙门,东门为神虎门。郭城即外城,跨如浑水东西两条支流,东垣建于如浑水东支流的东水畔无忧坡上,南垣建于今迎宾街稍南一线,西垣建于今云中路稍东一线,北垣位于明之北关城墙一线。内城以今存之明建鼓楼为中心点,被包于郭城之中。内城与外城城墙皆为土墙,每面开有城门,城门之上建有巍峨壮观的城楼。高大雄伟的城楼、角楼与皇宫中金碧辉煌的殿台楼阁遥相辉映,使平城显得分外宏丽。城内东西南北各向三条大道,三三相交构成九衢16坊。衢即十字路口,坊即居民区,状如一方整齐划一的棋盘,每衢都建有牌坊,每坊都有门有墙。此外,在郭城内的东部建有北魏最高的学府——大学,在城的东南隅建有全城最高的建筑物永宁寺塔,在南部建有北魏明堂。
  
  除此之外,当时的平城人口也很多,在城市和京畿地区,居住着鲜卑、汉、匈奴等十几个民族的人民一百余万。不仅如此,当时的平城经济也相当发达,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平城的商业逐步发展起来,很快成为一座繁华的贸易城,来自西域和高丽等国的使者和商人往来不绝。因此,有学者称,当年的帝都平城是堪与君士坦丁堡比肩的国际大都市。          (王锦华)
  
冰吉恒 | 2012-3-24 2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魏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从拓跋珪于398年自盛乐迁都平城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为止,大同共历六帝七世,凡97年,一直是当时中国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同时也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说北魏就不能不说北魏的开国君主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健为晋朝代国国君,代建国三十四年(371年)七月,拓跋珪出生于参合陂北(今阳高县北)。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15岁的拓跋珪即代王位,建元登国,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大会诸部,3个月后改称魏王,徙居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立国之初,拓跋珪就深知扫除忧患、强国固本为当务之急。从登国三年(388年)到登国九年(394年),他借助和组织各方面的军事力量,先后大破鲜卑宇文氏库莫奚部、解如部、袁纥等高车诸部、贺兰、蠕蠕等。登国十年(395年),拓跋珪指挥了着名的参合陂之战,重挫了北方第一强权后燕的实力,使北魏势力顺利进入中原,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采纳右司马许谦的建议,“进尊号,帝始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于是改元……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悉用文人”。由称王改为称帝,逐渐向封建化迈进。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大举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打造了一个堂堂皇皇的北魏王朝。
  
  对于北魏王朝迁都平城,我市许多文史学者认为这不是偶然的一件事,是与平城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平城“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另外,广阔的大同盆地,地处桑干河流域,既适于游牧,又宜于农耕,很利于区域性经济的发展。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平城的战略地位,这里一直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北方锁钥”之称。
  
  据我市文史学者赵忠格介绍,拓跋珪在决定迁都前曾选择过邺城,但一些汉臣不同意,认为这里虽然富庶,但“曹魏毁于前,慕容毁于后”,风水不好,而平城不仅地形好,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易耕易牧、进攻退守,既利于政治上的统治,也便于军事上的攻防,而且“平城”之名的意思也好。于是,拓跋珪改变主意,决定迁都平城。赵忠格说,其实对于北魏来说,迁都也只是为了找一块跳板,目的是为了今后进攻中原,而从军事地位考虑,平城是当时最理想的都城。他说,公元313年,代公拓跋猗卢为巩固在北方的既得利益,曾以盛乐为北都,修故平城为南都。拓跋猗卢把平城作为南都也足以说明,平城早在北魏定都之前,已成为鲜卑族南下中原的战略要地。
冰吉恒 | 2012-3-24 22: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同作为北魏的都城,共历六帝七世。那么,六帝七世指的是哪几位皇帝呢?
  
  据我市文史学者赵忠格介绍,六帝七世有两种解释,一种分别指的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晃(追封)、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因为景穆帝拓跋晃是文成帝即位后追封的,他并没有当过皇帝,所以只将他算为一世而未算为皇帝。
  
  另一种分别指的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因为南安王拓跋余虽也曾登上皇帝宝座,但由于他不是论资排辈登基的,是被宦官宗爱拥立的,人们不承认他,而且他仅当了半年多皇帝即被宗爱所杀,时间很短。后文成帝即位后,宣布降级以亲王待遇安葬了他,所以也只将他算为一世。
  
  北魏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片不算辽阔的土地也成就了北魏诸帝的伟业。北魏王朝开国君主道武帝拓跋珪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外他开拓国土,奠定了北魏疆域的基础;对内他制定一系列典章制度,稳定了国内局势,对推进鲜卑拓跋部封建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明元帝拓跋嗣是北魏前期三位皇帝中承上启下的一位,他使北魏农业生产等各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对北魏政权巩固起到重要作用。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为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文成帝拓跋浚把国家带至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道路上,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南北朝北强南弱局面的最终形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献文帝拓跋弘是北魏封建化进程中一位承前启后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把北魏进一步推向繁荣。而孝文帝拓拔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的政治和经济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隋唐盛世,就不会有后来的民族大融合。因此,孝文帝被许多学者称为是鲜卑骄子。        一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报到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