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如章子怡

[复制链接]
查看878 | 回复0 | 2009-8-12 1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章子怡一样重视孔子,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日前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普及传播国学是一种社会教育。其根本目的,一是为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二是为了从国学中吸取精华,作为构建现代精神文明的有益养分。
   在当前的国学虚热中,很多情况恰恰相反。很多中小学生的家长对国学虚热所传播的错误内容和恶俗方式深为忧虑,纷纷在网上发帖,希望学者、媒体能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精神粮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国学普及、传播的根本原则。
    国学的普及传播应做到“本义”和“我义”的合一。“我义”就是在本义和他义的基础上,在现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文献经典的一种新的解读,比如【都香手机文化大学:光而不耀。成功的人应该多琢磨《道德经》的格言。成功就意味着光芒,所以被称为星星,但该注意别太耀眼。太耀眼会刺伤别人,反射回来就伤害自己。】这种我义的解读能给当下的受众有一种新的领悟和感受。
    在本义、我义合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学普及传播才有可能达到使受众对国学有个明晰的认识,才有可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不在“娱乐大众”的旗号下,将国学的普及传播变成一场恶俗的“娱乐嘉年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报到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