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赢日本?中国半世纪惨败反思

[复制链接]
查看1084 | 回复4 | 2014-9-3 17: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午战争,一向被视为“倭奴”的日本人居然在海陆两路力挫大清王师,占领朝鲜半岛,一路打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并侵入***。大清帝国何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开战前实力强纯属误解 四大细节明示必败之局

人们往往对国家实力产生误解。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似乎不逊于日本:

1894 年,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60%,重工业还比较薄弱, 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 万日元,银行资本9000 万日元,年进口额1.7 亿日元,年出口额9000 万日元,年财政收入8000 万日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其他都低于中国。

日本从明治维新起,出于岛国的本能,竭全国之力提升海军实力, 到1893 年,拥有军舰55 艘,排水量6.1 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水师相当( 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22 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武器装备也相差不大。以实力论,战败的不该是中国。

甲午之战中日双方交战过程中显示出的几个重要细节,最能看出两国真正的实力差距。

细节一:中日舰队海上遭遇,日军能提前一个小时进行备战,抢先占据了最佳攻击阵位。为何?北洋军舰烧的是低品质动力煤,日军舰艇烧的是经过加工的无烟煤, 北洋舰队在己方目标暴露一个小时后,才发现日舰。中国煤化工技术输给日本,致使北洋舰队在开炮之前已十分被动。

细节二:中日大东沟海战,日舰平均中弹11 发,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 发, 北洋舰队火炮命中率不及日本联合舰队1/9。为何?中国光学技术输给日本,北洋舰队的火炮射击,需要军舰桅杆上的观测员手持仪器进行观测测距,而日军新锐战舰已经使用改良的光学测距仪。

细节三:激战中,“平远”舰发现日本海军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 号正在攻击已经搁浅的“扬威”舰,当即冲上去连连发炮,一枚260毫米巨弹,准确命中“西京丸”号的船腹,但炮弹没有爆炸。由福建船政局制造的铁甲“平远”标签是“中国制造”,但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要靠引进。中国引进技术建立的仅是“组装形式的工业体系”,不具有设备制造能力,只能进口零部件来组装。关键时刻,“组装品”的战斗力能否正常发挥,还是一个未知数。

细节四:战舰和枪炮真正的杀伤力在弹药。日本在1891 年就能制造灵敏度极高、燃烧力极强的苦味酸炸药,相比北洋水师炮弹使用的黑火药(主要用于制造烟花爆竹),差距简直是划时代的。北洋军舰只要被这种炮弹击中,无论木铁,中炮之处随即燃烧,难以扑灭。

产业与技术的巨大差距,导致中日舰队实力的差距,双方尚未交火, 北洋舰队已经是必败之局,悬念只是能败到什么程度。
天是蓝色 | 2014-9-3 17: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了先进的皮囊 却流着腐朽的血液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名臣都曾不遗余力地兴办实业,师夷长技。

1862 年,李鸿章首先在上海建了个洋炮局,接着在苏州又建了一个洋炮局。他那时已知道洋炮厉害,要造洋炮攻打太平天国。不久,他就发现:造炮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机器,最要紧的,还不是造炮的机器, 而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欲学外国利器,莫如寻觅制器之器。”可见, 李鸿章当时是非常有眼光、有远见的。

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内,筹建江南制造总局,生产枪炮、弹药、军舰,后来还炼钢,建立中国最早的国防工业体系。同期,李鸿章将苏州洋炮局迁到金陵,改名为金陵机器局,将“洋炮局”改为“机器局”, 说明他对“制器之器”的重视,经此一改,他的眼光也从军事转向工业, 开始以工业为主导。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各省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在此期间,中国有了自己的煤矿、钢厂,可以自己制造轮船和枪炮,有了近代化铁路。可是,国内耗费巨资开设那么多机器局、军械局、船政局,为何仍不能满足海军舰队的一些基本需要?

北洋舰队创建之初号称“亚洲第一”,但是,舰船大多是买来的, 连炮弹也要持续向国外购买,甚至连舰队正常的维修保养都不能自主,还要到日本长崎为“定远”“镇远”两大旗舰上油修缮。战前几年的中日关系特别紧张,加上北洋舰队经费不足,到开战时, 所有北洋战舰甚至没有刮过舰底(刮掉附着在舰底的水生生物),锅炉也已经老旧得无法承受高压,航速根本无法达到设计标准。

中国的工业化投入其实从未中断过,即使在1895 年至1937 年间, 国内经历了那么多次动乱和分裂,铁路仍越修越长,工厂仍越建越多, 但是,与日本的技术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晚清和民国官员已经不再盲目排外,但他们接受的“洋才”都是技术层面的,认识不到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培养的西学人才,要么是军事人才,要么是翻译人才,要么是工程技术人才,没有学习西方哲学、文史等社会学科的心境。

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师夷长技”,但是,日本真正学到了西方强盛的精神本源。明治天皇是铁腕治国,在强势推进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政治学德国,精神学比利时,工业学英国。
天是蓝色 | 2014-9-3 17: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重工业 注定要挨打

民国前期,国人的危机意识,庞大的本土市场,推动了民族工业的逐步崛起。工业化是大国崛起的唯一路径。大道无形,工业化必须以工业精神作为支撑。有钱能引进技术和产业,但资本、技术未必能催生工业精神和工业文明。

 在民国的“民间自主企业时代”,中国货的竞争力突然迸发出来, 主要靠什么?廉价劳动力。当年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政论家德富苏峰,提出过如下论断:“那些在树下弯着背、把脚踏在石头上的人兽难辨的苦力们,是使中国恒久屹立在世界上的真实原因。”“中国最便宜的是人命。他们任何时候都能拿物品和人命进行交换, 廉价对待人命使中国能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可怕的势力。”“没有苦力,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变成零。”

一战时,北洋ZF在日本的怂恿下加入交战一方协约国,等于中国也是参战国。作为参战国,中国军人并没有出现在一战战场上,出现在战场上的主要是中国劳工。这是为何?

一战期间,中国ZF向欧洲战场派出了十几万劳工。而日本在一战的作为,主要是在中国战场对德作战,参战人数23000 人,整场战争中日本阵亡人数最少,仅300 人,但攫取的利益与英法不相上下,可谓远东最大赢家。而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上漫山遍野,中国在一战中阵亡了5000 人,但未能分享任何胜利果实。

直到1949 年,中国工业产值90% 以上源于轻工业。斯大林在世时, 曾一针见血指出:

没有重工业,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没有这些武器, 就不能保持国家独立,我们就会变成外敌动武的对象。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现在中国所处的地位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中国商人很会做生意,很多大商人与外资洋行合作赚快钱,其中财力雄厚的江浙财阀甚至做政治生意——为蒋介石筹集军费。但中国商人再有钱,也几乎不会考虑投资重工业。和国防有关的航空、造船、化学、钢铁等重工业,需要持续投入巨资,而且长期看不到经济回报,中国商人根本不会感兴趣。国民党时代的海军投资还比不上晚清,30 年代国民党军的炮兵实力甚至比不上北洋军。

以末置财,以本守之。国人浓重的土地情结,限制了资本向工业领域的流动。至今,国人仍热衷于收租经济。一旦爆发战争和饥荒,工厂机械设备还可装船运走,到大后方,租几间房又能干起来,但是土地没法背着跑。
天是蓝色 | 2014-9-3 17: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十年”工业文明失落 再战日本仍无足够实力

1928 年至1937 年间,被称为“民国黄金十年”。从统计数据上看, 这期间民国ZF的工业成就十分耀眼,兴建了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开发了很多矿业资源,修建铁路2 万多公里,公路增开8 万多公里……

宏观数据往往会造成一些繁荣假象。判断国家实力的强弱,要看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钢铁工业,民国ZF一直倾向于从国外进口钢铁,因为经手人可以从中吃回扣,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严重倒退。北洋军阀时期能造炮钢、枪管钢,“民国黄金十年”反而全不能造了。

1928 年之前的16 年里,中国正在缩短与欧美国家的技术差距,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 年)、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 年)、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 年)、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 年)…… 皆出自民间企业。到蒋记民国的“黄金十年”,中国反而没什么科技成就了。为何会这样?

1928 年,蒋介石基本上完成了名义上的江山一统,当然是以孙中山和国民革命的名义。蒋介石在1947 年以前一直是“党总裁”而非国家元首。他很小心,总理这个名义已经是孙中山了,他不能叫;总统还没经过选举当然也不能叫,只能叫总裁。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裁,先有军权,后有党权,再有政权。

1928 年至1940 年间,民国进入“统制经济时代”,***体制的一大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管控”。统制经济的操作系统——国家资源委员会,当时广受热捧。从比利时留学归来的读书人翁文灏,从德国和苏联学来“用行政力量主导国民经济的制度”,坚信“苏德模式”能避免市场的竞争消耗,实现最快的发展速度。

统制经济不限于单纯的经济范畴,更是政治角力,***中央与地方实力派的角力。在蒋介石看来,没有强硬的中央集权,就不能扫平“内乱”,应对外部(日本)的战争威胁。苏联和德国搞经济集权,是要集中力量提升本国的“极端制造”能力,超级战列舰、重型轰炸机、大型航空母舰等“极端装备”需要何等的国力才能造出来。国民党推行的国家资本主义,则是抑制了民间资本的自主发展,而民营企业往往是基础技术的创新主体(至今如此)。

1937 年前后,日本的技术实力仍落后西方10 年以上,但相比中国, 则要领先一个时代。国民党ZF在军重工业技术的研发上,根本没多少投入。国民党海军连一艘战列舰都没有,实力甚至远不如当年的北洋水师;国民党陆军几乎没什么远程火力,与日军交火,经常是日本兵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 整团整师的部队就拼光了;国民党空军一开战就面临全军覆没。

1933 年至1938 年间,蒋介石积极与纳粹德国展开交往,希特勒因为要“确保从中国获得稳定的战略资源”,迫不及待地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在德国重整军备的过程中,从中国获得的战略原料起了很大作用。那么,中国能从德国获得什么?

1936 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夕,德国对华***出口金额达640.5 万马克,占德国***出口总额的28.8%,中国成为德国***的最大买主。当时,国民党当局已有一支8 万多人全部德式装备的精锐部队。但是国民党ZF未来得及借助德国技术,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基础。日军侵华彻底扰乱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导致中国未能积蓄足够的迎战实力。
天是蓝色 | 2014-9-3 17: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战争胜负的首先是人,其中包括民族的整体素质,军队的战斗意志,正如古人所言,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我们做到了这些,才能言无敌两字,否则免开尊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人报到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