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报到 登录
平城论坛 返回首页

menhumajia的个人空间 https://bbs.sxdt.com.cn/?16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耿彦波:经历是是非非,一切都归于平平淡淡

已有 606 次阅读2013-10-24 21:10

从“好市长”到“耿拆拆”,太原百姓与社会舆论对耿彦波的评判有着云泥之别。他也曾惊讶于自己为何会成为“异类”,而今55岁的他已然能够坦然面对。
    下面是耿彦波的话:
“清代有个政治家叫陈宏谋,说过‘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说我好我也不高兴,说我不好我也不会不高兴。经历是是非非,一切都归于平平淡淡。” 

  打造文化符号 延续文化生命
    1995年3月,耿彦波任灵石县长期间打造了“王家大院”,五年后,他主政山西榆次时又修复了“常家庄园”。这两个“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历史文化建筑由此成为“晋中双宝”,连年游人如织。
    2008年到了大同后,他力主“古城恢复性保护工程”,综合整治了云冈大景区以及古城中的华严寺、善化寺等。今年初刚到太原,他组织力量对太原市多处有价值的文化遗存进行调研,确定了142片历史遗存保护,太原府城古建筑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修缮由此展开。
    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凑巧的是,耿彦波为官任职的地方,都有着大片的古老历史建筑。这位有着强烈文化情结的官员,一直寻找着历史文化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出路。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在大同东城墙带状公园下沉广场北侧,坐落着建筑大师梁思成纪念馆。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一行来到大同考察,留下的诸多古城考证测绘图稿和文字资料,成为今天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依据。
    “我们修建梁思成先生纪念馆,就是要做他的学生,他当年未能实现的理想,在大同进行忠实地践行。”耿彦波说。
    受梁思成当年旧城改造思想启迪,2008年,大同明确“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名城保护基本思路,即以东城墙外的御河为轴线,御西保护完整的古城,御东建设现代化新区。
    如今,新修复的大同古城墙已经矗立起来,东西南北城楼及瓮城也照原样修复,东门外的护城河也已经建好,其余河段正在开挖。
    在御东新区的文瀛湖生态公园,湖光潋滟、花香袭人,这个北魏以来豪门望族、文人墨客游渔抒怀的地方再次恢复风貌,成为大同的“城市绿肺”。周边广邀名师设计的“五大建筑”——体育中心、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正在加紧施工中,新的城市核心呼之欲出。
    耿彦波说,“新区是非常现代的新区,老城是‘整旧如旧’的重修。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对比形成的巨大文化张力,将是大同的魅力所在。”
    然而,站在新修复的大同古城墙上往里看,不远处是大片的棚户区和拆到一半的房屋,破旧而凌乱。御东新区依然空旷,缺乏道路、住宅、医院、学校配套。实现宏伟蓝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2月,耿彦波出任太原代市长。这座省会城市的改建工程随之加快。
    在耿彦波眼中,太原不同于大同,其历史建筑呈碎片化分布在老城区,只能“以点穿成线、以线形成面”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耿彦波说,将来这一个个片区既是城市会客厅,也能作为历史文化展示地,大大提高城市品质。
    他说,市委市ZF将长远发展的理念体现在太原的改造之中。比如,在修建道路时特别注重地下工程建设,这代表着“城市的良心”。
    “水、电、气所有地下管道都配套,至少50年不用更换。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自来水等都实现全市覆盖。”在他看来,这是为太原长远发展打下的基础。
    针对舆论诟病的“造城速度”,耿彦波认为,现在太原正在解决其他城市好多年前就解决了的问题。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历史欠账太多。比较起来,人家走在前面,我们走在后面,显得我们速度快,但其实我们还是滞后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耿彦波说。
 
  “ZF就是要做穷人的代言人”
    耿彦波拥有大批铁杆粉丝,他们自称为“耿粉”。他们自发在新浪网开设的博客“耿彦波论坛”,目前的点击量已近30万。
    今年2月,耿彦波作别大同时,有大同市民流泪上街签名挽留。
    一个ZF官员,何以拥有如此多的粉丝?
    工作起来不要命是老百姓和基层干部对他的直接评价。从今年农历大年初一到八月十五,他几乎没有休息过;经常五、六点就到工地,常有市民拍到他晚上独自一人悄悄察看工地的照片。
    现场办公,也是他的工作风格。他90%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第一线,经常会带上水、电、气、暖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区拆迁办,在现场跟老百姓在一起讨论。
    他把批示文件的时间留到车上完成,他的车里必备两双鞋,便于完成从工地到会议桌前的“模式切换”。

    “一线的工作给了我营养,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成果也在一线检验。”耿彦波说。
    在如今的太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早上出门去上班,晚上回来就找不到自己家了。”略夸张的一句玩笑话,也折射出太原的“拆迁速度”。
    “拆迁”这个中国各大城市的共同难题,在太原缘何能变得如此顺利?
    耿彦波给出的答案是:征收谁、改变谁、造福谁,让老百姓利益最大化,让拆迁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机遇。
    “遇到不愿意搬迁的,我们就亲自去他们家,给他们算账听,跟他们讲道理。城建改造中是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政策到位百姓就找不出理由来拒绝。”耿彦波说。
    他给老百姓算过账,原先一套20平方米的待拆迁房,实现原地或者就近安置,置换一套70平方米住房大概要掏5万元,但加上奖励费、过渡费、搬家费,基本可以不花什么钱。
    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公布实施,自此开发商拆除被拆迁人房屋的时代已成历史,ZF转而成为拆迁主体。针对此前开发商遗留下来的安置难题,耿彦波说,太原大概有2万户未能顺利安置,ZF将对此“全盘接手”。
    但接管之后,资金怎么解决?“找开发商算账,他们解决不了,ZF就把他的商业地产拿过来卖。对开发商,ZF是不跟他含糊的。富人和穷人,ZF从来是站在穷人的立场。ZF就是要做穷人的代言人。”耿彦波说。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人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