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报到 登录
平城论坛 返回首页

menhumajia的个人空间 https://bbs.sxdt.com.cn/?16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耿彦波答南方周末记者问

已有 686 次阅读2010-4-16 12:35 |

我不能刻舟求剑。我们的很多规划,因为没有专业性所以才没有严肃性”
“我们的文物保护,一定要把包袱变成财富,把保护转化成产业,才能世世代代保护下去”

南方周末:你总是强调规划的严肃性,为什么你一到大同就反而调整规划?

耿彦波:1995年,我们去法国参加一个培训,我问法国的一个市长是怎么对待拆迁的,他很奇怪,说他们的规划百年延续下来,根本不用拆迁。这给我很大的震撼。所以,规划的严肃性,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规划,不能是一个带病的规划,我不能刻舟求剑。我们的很多规划,因为没有专业性所以才没有严肃性。

南方周末:为什么这么重视规划?

耿彦波: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规划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产业结构,不能犯大错误,一定不能支离破碎,是一个系统。其实规划就是个眼光、是一个高度,一定得是站在明天看今天,这是规划的意义。
1995年当县长的时候,县城在一个河沟里,本来不该在那里建城市,下雨以后,水排不出去,年复一年出这种问题,这就是当时城市规划的问题。后来,我们调整了思路,城在山中,通过规划实现了转劣势为优势。

南方周末:规划、建设、管理,这是一个城市系统的三个环节。你怎么理解这三个环节?

耿彦波: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它是前提,如果输在规划上,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将来要花很大很大的代价来纠正;但规划是一种理念,必须要落在大地上,建设就是实现战略层面到行动层面的转化;建设是有周期性的行为,管理才是一个城市永恒的主题,我们常常重视打天下,忽视治天下。所以我们在高度重视建设的同时,努力把钱花好,把事办好,特别重视城市的管理,城市永恒的主题是管理,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发展水平。

南方周末:今天你事无巨细地跑工地、审规划、看设计,有人说,这是“不务正业”?

耿彦波:其实这些确实不是我应该干的,我是干了局长们干的事。但我的干部队伍里缺少专业干部,以前在太原,很多图纸我是不看的,特别是专业性的东西,但来了大同以后,我现在是不得已。实际上我现在很多事已经开始放手推给干部,在实践中锤炼他们。

南方周末:“云冈风波”给你什么教训了?程序和效率的矛盾问题怎么解决?

耿彦波:云冈的事,我们确实有些问题,比如程序上不对。我让新闻单位一定要把这个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将来在云冈的历史上可以留一笔,没有风波就没有故事。任何历史都是财富,“云冈风波”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在榆次的时候,我那时候看到一个村里的老戏台,我想移到常家庄园里,本来说好了整体移过来保护。但后来,山西晚报连续五天报道,讨论文物保护,倾向于文物保护还是应该原地保护,修旧如旧的好。后来,我就放弃了,但这段经历在常家庄园的建设中留下来了,这有历史为证,让后人去评判,我当时就说,原地不动的话,不超十年这个戏台肯定要倒了。前段时间我听说戏台已经倒了,还没到十年。
我们的文物保护,一定要把包袱变成财富,把保护转化成产业,才能世世代代保护下去。

南方周末:很多人担心,你一旦离开大同,大同的这些动作就烂尾了。

耿彦波:如果大同的工程现在停了,就是典型的政绩工程,什么叫政绩工程,就是劳民伤财,就是个权力景观。我不愿意留这样的结果,现在大同有那么多的贷款、争议,你耿彦波把政绩搞出来了,结果却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了一堆债。
我希望,在我的手上,把我做的事情能画上句号,给我的后任留下财富而不是包袱。到了明年应该就能到一个良性的状态,今年是一个节点,今年闯过去,柳暗花明!

南方周末:对你的担忧除了任期,还有一个,大同的发展有没有超出它所能承受的容量。

耿彦波:实际上,大同现在做的事,是其他城市十几年来都在做的事,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基本的平台。今天的改造、拆迁得快,那是相对于我们过去落后而言的,因为我们几十年来就几乎没什么发展。
第二个我是用市场经济的概念来建设城市。计划经济的眼光看城市,城市建设是个无底洞,是个花钱的事,今天,城市建设是一个能够赚钱的产业。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新人报到